固始县李氏文化研究会拜谒闽南李氏君怀堂纪实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举国同庆,宗情绵长。2025年10月1日上午,固始县李氏文化研究会会长李世平携副会长李军、李宝军、李玉新、李迎宾一行五人,结束石狮市陇西文史研究会第六届理监事就职典礼暨全球李氏文化交流论坛后,从石狮市出发,联络同样参会的鹿邑县李氏文化研究会会长李兰明等人辞别石狮市,辗转奔赴福建省南安市,与闽南李氏君怀堂管委会宗亲共赴一场跨越千年的家族之约。此次拜谒活动以“孝亲敬贤、敦亲睦邻”为主题,旨在深化豫闽两地李氏宗亲的文化交流,传承家族优良家风,共谱李氏文化传承新篇章。
千里赴约:豫闽宗亲共聚君怀堂
固始,被誉为“中原第一侨乡”,是中华姓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也是唐代李氏族人南迁闽台的重要起点。南安,地处闽南金三角核心区,是闽南李氏“五山公”李君怀的主要活动区域和后裔聚居地。两地虽相隔千里,却因血脉相连而情谊深厚。
当日上午,李世平会长一行与李兰明会长率领的鹿邑李氏宗亲代表团会合。鹿邑作为老子李耳的故里,是天下李姓的精神家园,此次两地宗亲联袂同访,彰显了李氏家族“根脉相连、同心同德”的深厚情怀。在简短的会晤之后,便马不停蹄地赶赴此行的目的地——南安市水头镇的闽南李氏君怀堂。
上午九时许,当代表团的车队缓缓驶入君怀堂管委会时,早已等候在此的闽南李氏宗亲代表们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南安市闽南李氏君怀堂管委会的宗亲代表热情迎上前去,与远道而来的河南宗亲一一握手、拥抱,瞬间拉近了彼此的距离,现场洋溢着浓浓的亲情与温暖。
传统仪轨:拜谒先贤承家风
君怀堂坐落在四面环山、绿树成荫的凤山鹤岭之间,承袭着明清古建筑的风格,外观富丽堂皇,庄重沉稳,恢弘而具气魄。君怀堂内,庄严肃穆,香火缭绕。李君怀公塑像端坐正中,神态安详,目光深邃,仿佛在静静注视着从远道赶来的李氏宗亲。
在司仪的引导下,李世平会长、李兰明会长与闽南李氏君怀堂管委会等全体宗亲代表,依次向李君怀公塑像净手上香、行三鞠躬礼。伴随着悠扬的古乐,宗亲们神情肃穆,心怀虔诚,共同追思始祖李君怀公的丰功伟绩,感悟“孝亲敬祖、敦亲睦邻”的家族家风。
“始祖君怀公,一生勤政爱民,功勋卓著,更以五子分衍五山、开枝散叶的壮举,奠定了闽南李氏的繁荣根基。今天,我们从河南固始、鹿邑而来,就是要探寻先贤足迹,传承家族精神,让李氏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李世平会长深情说道。
闽南李氏君怀堂管委会在致辞中表示:“固始是天下李姓的祖源地,鹿邑是李姓显姓先祖老子故里,今天两地宗亲不远千里来到南安,与我们一起拜谒始祖,这是李氏家族的一大盛事。我们坚信,在全体宗亲的共同努力下,李氏家族的亲情纽带将更加牢固,家族文化将更加繁荣。”
同游君怀园:感悟家族文化魅力
拜谒仪式结束后,宗亲们一同前往“君怀园”参观。君怀园是为纪念李君怀公而修建的家族文化主题园区,园内绿树成荫,景致宜人,迁徙文化长廊、历史名人碑刻等景观错落有致,生动展现了闽南李氏家族的发展历程和文化传承。
在迁徙文化长廊,一幅幅生动的浮雕、一段段详实的文字,记录了李君怀公五子分衍漳泉五座名山的历史,以及后世子孙从闽南走向台湾、东南亚乃至世界各地的迁徙轨迹。“始祖君怀公育有五子,分别定居于南安大盈雄山、同安南山、集美兑山、漳州海澄已山、南靖水头金山,因此被尊称为‘五山公’‘五山李’,成为闽南金台李氏的始祖。”管委会成员指着地图介绍道,“如今,‘五山李’后裔已遍布全球,人数超过百万,但无论身在何处,我们都始终铭记自己的根在南安,始祖是君怀公。”
宗亲们一边聆听讲解,一边拍照记录,不时交流感悟。“看到这些迁徙历史,我深受感动。我们祖上先贤为了生存和发展,不畏艰难,远走他乡,却始终不忘根本,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永远传承。”来自固始的李军副会长感慨道。
座谈交流:共话家族渊源与发展
参观结束后,双方在君怀堂议事厅举行座谈,就李氏历史文化传承、祖祠修复、族谱编纂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
座谈会上,李世平会长首先介绍了固始作为“天下李姓祖源地”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优势。他指出:“固始是上古四圣之一、李姓血缘始祖皋陶公的活动区域和子孙封地,也是唐代李氏族人南下垦殖闽台的重要起点。历史上,固始李氏先后有多次大规模南迁,对闽南、台湾乃至东南亚地区的李氏家族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近年来,固始县李氏文化研究会致力于挖掘和保护李氏历史文化,我们希望通过此次交流,与闽南宗亲共同梳理李氏从血缘始祖皋陶到得姓始祖利贞,再到唐代南迁始祖的完整脉络,让天下李姓‘源于固始’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
李兰明会长则从鹿邑作为“老子故里”的角度,阐述了李姓文化的精神内核。“老子李耳是李姓的显姓始祖,他的思想《道德经》不仅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李姓家族的精神支柱。鹿邑县李氏文化研究会一直致力于弘扬老子文化,推动李姓宗亲联谊。我们希望与固始、南安等地宗亲加强合作,共同打造李姓文化品牌,让老子智慧和李氏家风惠及更多后人。”
闽南李氏君怀堂管委会宗亲详细介绍了君怀堂的建设情况和家族文化传承成果。他提到:“君怀堂始建于2004年,由海内外宗亲捐资兴建,是一座明清风格的建筑,兼具祭祀与教育功能。园区内设有《道德经》走廊,旨在弘扬祖德,教育后人。此外,李君怀墓(俗称‘水蛇墓’)已被列入《中国文物地图集》,我们正在规划建设文史馆,系统收藏和展示李氏家族的历史文献、实物资料,为后世子孙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交流中,双方还就族谱编纂工作交换了意见。固始县李氏文化研究会近年来已整理编纂多部李氏族谱,而闽南李氏君怀堂管委会也保存着完整的“五山李”族谱。双方一致认为,应加强族谱资源共享,通过数字化手段建立线上族谱平台,方便各地宗亲查询和对接,进一步厘清家族迁徙脉络,增强宗亲认同感。
经过深入探讨,双方商定建立长期合作机制,共同搭建线上信息共享平台,定期开展文化交流活动,推动李氏文化研究向更深层次发展。
临别约定:千年宗谊再谱新篇
时光飞逝,转眼已是正午。座谈会在热烈而融洽的氛围中结束,宗亲们意犹未尽,依依惜别。
“此次南安之行,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闽南宗亲的热情和对家族文化的重视。虽然相聚短暂,但我们的心贴得更近了。”李世平会长在临别时表示,“我们约定,欢迎闽南宗亲到固始、鹿邑寻根问祖,让我们再次相聚,共同为家族文化传承注入新的力量,让千年宗谊更加绵长。”闽南李氏君怀堂管委会的宗亲们则紧紧握住李世平会长的手,激动地说:“一定!我们一定到固始、鹿邑去,回到我们李姓的根脉之地。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李氏家族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此次固始县李氏文化研究会拜谒闽南李氏君怀堂活动,不仅是一次探访先贤的亲情之旅,更是一次文化传承的使命之旅。它再次印证了“天下李姓一家亲”的深厚情感,也为李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相信在全体李氏宗亲的共同努力下,李氏家族的优良家风将代代相传,李氏文化的光芒将永远闪耀在中华大地上。
(撰稿:李宝军 供图:李玉新 审核:李世平)